身體的秘密 生活方式疾病代謝綜合征
目錄:
第一章:生活方式疾病——代謝綜合征
第二章:身體的秘密 懶人更長壽
第三章:腦內多巴胺系統(tǒng)與藥物成癮相關
代謝綜合征到底是什么疾???為什么近年來它頻繁的出現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呢?是不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如何避免不良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吧!
生活方式疾病——代謝綜合征
代謝綜合征,可能是當今很多中老年人常聽到的一個疾府詞匯了。這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我們以前熟知的疾病或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比如像支氣管炎癥,這也是以前老年人中發(fā)病率很高的。氣管支氣管長期受到煙霧、化學物質等的刺激,造成更容易受細菌的侵襲而發(fā)??;有毒化學物質的反復接觸,造成人體細胞突變而引發(fā)癌變。而生活方式疾病,不和細菌病毒相關,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方式相關,,我們的飲食結構在近幾十年來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油脂、動物蛋白、化學物質的攝入量大大增加:生活方式的改變,還在于生活形態(tài)的改變,由更多的體力消耗,更多的戶外運動,更輕松的小城市生活,改變?yōu)楦俚纳眢w鍛煉,更多的室內生活,更大的心理壓力。生活和飲食這兩方面的改變,共同造就了代謝綜合征。
在中國,代謝綜合征的確定要比世界晚十幾年。代謝綜合癥最早提出是在1988年,當時叫X-綜合征。這是一個叫Reaven的醫(yī)生,他發(fā)現有一類病人同時具有脂質代謝異常、高血壓和高甘油三酯血癥,而且都存在有胰島素抵抗,他認為,這種疾病和人體一些物質,如脂肪等的代謝異常相關、到了1997年,被命名為代謝綜合征。并且在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會議上,首次進行了該疾病的定義規(guī)范。
2004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會提出了中國的定義。這些定義規(guī)定了代謝綜合征的精確意義、臨床診斷和防治辦法。2005年4月14日,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在綜合了來自世界六大洲糖尿病學、心血管病學、血脂學、公共衛(wèi)生學、流行病學、遺傳學、營養(yǎng)學和代謝病學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頒布了新的代謝綜合征臨床科研工作定義,這是國際學術界第一個關于代謝綜合征的全球統(tǒng)一定義。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來說代謝綜合征就比較方便了。代謝綜合征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病理狀態(tài).是一組復雜的代謝紊亂癥候群,是導致糖尿?。―M)、心腦血管疾?。–VD)的危險因素,其集簇發(fā)生可能與胰島素抵抗(IR)有關,目前已成為心內科和糖尿?。―M)醫(yī)師共同關注的熱點。
代謝綜合征有以下五項臨床表現:①腹部肥胖或超重;②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高甘油三酯(rG)血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下];③高血壓:④陵島素抵抗及/或葡萄糖耐量異常;⑤有些標準中還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癥及促炎癥狀態(tài)C-反應蛋0 (CRp)增高及促血栓狀態(tài)纖維蛋白原增高和纖溶酶原抑制物-1(pAl-1)增高。這些成分聚集出現在同一個體中,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為增加。
怎么算腹部肥胖,這在中國有專用俗語,將軍肚、大肚腩。這兩個俗語就是腹部肥胖最好的詮釋了,無需再多筆墨了。那么怎么算超重,體重超重,精確的計算方法是:身體質量指數(BMI):現在體檢的時候,會給您這項數據,它是身體的重量除以身高的平方而得出的。我們把公式列一下,方便大家理解:體質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這個指數在18.5以下時,稱為超輕,一般體重的BMI指數在18.5到24.9之間;BVII在25.0—29.9時,是就超重了,BMI在30.0以上時,就是嚴重超重,超過40為極度超重。就BMl指數來說,最理想的數值是:22—24。
甘油三酯( TC)的正常值是0.58~1.88毫摩爾每升。但是因為各個地區(qū)各家醫(yī)院所使用的檢驗方法的不同,數值常常各異,但是每家醫(yī)院都會給出一個按照該醫(yī)院檢查方法得出的正常值的范圍。所以,拿到檢查結果時,會有一個檢測值和正常范圍值,自己對照一下就很清楚了。另外,甘油三酯波動范圍較大,隨年齡、性別、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等不同而有差異。高甘油三酯血癥被普遍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陵因素之一。甘油三酯在身體中的水平,一般被用于高脂血癥、胰隙炎、肝腎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癥和營養(yǎng)學評價。
高密度脂蛋白膽回醇,又常簡稱為高密度脂蛋白。這是一種體內對身體極為有利的好的膽同醇,它對身體有保護作用,但是在代謝綜合征中,作為一個實驗室指標,它常常是降低。正常值1.29—1.55。通俗的說在標準范內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高密度脂蛋白膽同醇和它常常被同時提及的低密度脂蛋門膽同醇正好是一對冤家。它們都和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只是,它們正好相反。
高血壓,作為代謝綜合征的一個癥狀。這是很有大眾認知基礎的。正常范圍舒張壓是60~90毫米汞柱,收縮壓是90~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于90毫米汞柱、收縮壓大于13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
胰島素抵抗及/或葡萄糖耐量異常,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的外周靶組織,就是前胰島素能產生作用的組織,主要為骨骼肌、肝臟和脂肪組織,對內源性或外源性胰島素的敏感性和反應性降低,導致生理劑量的胰島素產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應。通俗一點說,身體中的一些組織對咦島素失靈了,就是胰島素抵抗。
我們大致了解了代謝綜合征的萬史和解釋了它的癥狀,和目前我們認識到的這種綜臺征產生的原因。但是,醫(yī)學對代謝綜合征的了解尚不全面,如果把代謝綜合征比喻為一座巨大的冰山,我們對它的了解,還只不過是上面能看到的部分,各個癥狀、指標之下,或許還有很多尚不為我們所知的內涵。但是這一點都不妨礙我們對這種疾病的自我防治:這就是既然它是一種生活方方式的疾病,那么,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就多少能帶來比藥物更為有效的效果。
身體的秘密
懶人更長壽
公共健康專家皮特·亞克斯特發(fā)現,起床早并忙忙碌碌一整天的人壽命較短。那些寧愿睡午覺而不打球的人壽命則更長。如牧師、尼姑和和尚的壽命就較長。他相信懶散是長壽的關鍵,是工作壓力的解毒劑,從而使人們更加健康長壽。而且人們在懶散地做白日夢的時候大腦會更靈活。
皮特指出這也許就是動物園里的動物長壽的原因之一,如獅子在塞倫蓋蒂平原只能活8年,而在動物園就可以活20年。北極熊在野外可以活20年,但被關起來就可以活40年。綜上所述,他得出“懶人更長壽的結論”。
人矮聽力更好
德國聲學學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個頭矮小,身材較瘦弱的人的聽力好于那些身材高大的人。研究人員讓50個志愿者聽一個好像是逐漸向他們臨近的聲音。當測試者聽到這個聲音接近他們的時候,就按下手邊的按鈕。
研究人員發(fā)現,瘦弱的人往往比強壯的人更快地按下按鈕??茖W家說,這應該是一個殘留的反映過度的機理。因為聽力更好,那些瘦弱、溫順的個體才能夠避免被襲擊,從而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下來。
人體會發(fā)光
美國科學家發(fā)現,人體可以發(fā)出一種微弱的可見光,光的強度在一天內起伏波動。之前的研究已經發(fā)現,身體會發(fā)光,只是比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光的強度弱1000倍。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種微弱的可見光,美國科學家使用了能檢測到單光子的超敏攝像機。5名二十多歲的健康男性被安排連續(xù)3天,每天從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每隔3小時上身赤裸站在攝像機前20分鐘,房間不透光,一片漆黑。研究人員發(fā)現,身體發(fā)光強度在一天內起起伏伏,發(fā)光最弱的時候是上午10點,發(fā)光最強的時候是下午4點,之后逐漸變弱。這些發(fā)現顯示,發(fā)光和我們的生物鐘有關,最可能與我們的代謝節(jié)律在一天中的波動狀況有關。
研究還發(fā)現,面部發(fā)光比身體其他部位發(fā)出的光更多。這可能是因為面部比身體的其他部位日曬更多,它們接受了更多的陽光照射,膚色中的黑色素有熒光成分,這可能會增加光的亮度。
腦內多巴胺系統(tǒng)與藥物成癮相關
復旦大學醫(y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歷經3年攻關,發(fā)現成癮藥物戒斷癥狀形成的新機制,發(fā)現“戒斷成癮藥物后所產生的痛苦與激活腦內另一個腦區(qū)杏仁核多巴胺系統(tǒng)有關”。
實驗室主任鄭平教授帶領團隊,著手探索復吸行為背后的神經機制。他們深入研究了嗎啡成癮鼠腦內杏仁核的變化,最終發(fā)現,嗎啡使多巴胺對腦內“活性分子”谷氨酸的作用由原來的抑制逆轉為興奮,而這種興奮正是因為嗎啡“動員”了杏仁核突觸前部位原本“沉默”的多巴胺D1受體,最終使其介導的信號傳導通路功能由“低迷”轉為“亢進”,從而逆轉了杏仁核內多巴胺對谷氨酸的作用。結果證明,嗎啡成癮鼠腦內杏仁核中多巴胺對谷氨酸作用的逆轉,可能是將藥物戒斷后的“痛苦”癥狀與周圍環(huán)境線索“偶聯”的重要神經機制。專家表示,如果對這一成癮機制進行干預,可能成為減少藥成癮者因環(huán)境因素導致藥物復吸的新策略。
結語: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可以避免我們?yōu)槭裁床蛔瞿??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有助于我們對抗疾病。讓習慣好一點,讓自己健康一點。(文章原載于《養(yǎng)生月刊》,《益壽文摘》,刊號:2012/02 第三十三卷 第二期,刊號:2012/01,作者:沈肖軍,孫國根,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