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竇炎是肛隱窩、肛門瓣產生的急慢性炎癥性疾病,是肛腸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患者常因肛門墜痛、肛門異物感來醫(yī)院肛腸科就診,通過肛門鏡、肛門指診等檢查可以確診,注意與肛裂、肛周膿腫進行鑒別。那么,肛竇炎有哪些疾病分類?肛竇炎有哪些食療方法?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肛竇炎有哪些疾病分類
2、肛竇炎有哪些食療方法
3、肛竇炎的中藥治療

肛竇炎有哪些疾病分類
1、急性期
急性期指的是肛竇炎急性發(fā)病階段,常表現(xiàn)為肛門墜脹感、疼痛,疼痛在排便時加重。
2、慢性期
慢性期是指肛竇炎暫時消退或處于慢性炎癥階段,往往無明顯癥狀或癥狀較輕,但持續(xù)時間較長。

肛竇炎有哪些食療方法
1、薏米粥
薏米100克,白糖適量。制法:薏米洗凈,冷水浸泡20分鐘,大火燒開,小火煨爛,加白糖少許。功效:健脾利濕,排膿。用法用量:每日服1次,每次1~2小碗。
2、涼拌芹菜
新鮮芹菜300克,麻油少許。制法:鮮嫩芹菜去根,洗凈,切6厘米長段,開水燙過。加麻油少許與調味品拌食。功效:清熱通便。
3、涼拌馬齒莧
新鮮馬齒莧300克,麻油少許。制法:新鮮馬齒莧300克,去根及老黃葉,清水洗凈,開水焯一下,加麻油及精鹽少許拌食。功效:清熱解毒涼血。
4、生津茶
參須10克,麥冬10克,胖大海2枚。制法:上述藥物用開水500克泡用。功效:生津通便。用法用量:代茶飲,頻服。
5、柴魚湯
柴魚1條重約400克。制法:柴魚去內臟,洗凈,放清水煮熟,放少許豬油、精鹽、蔥花。功效:生肌。用法用量:喝湯食肉,每日1次。
6、清蒸精肉
堅脊肉200克,黨參15克,黃芪20克。制法:堅脊肉斬末,加黨參、黃芪及精鹽少許,上籠蒸熟。功效:健脾生肌。用法用量:可作正餐飲食,每日1~2次。

肛竇炎的中藥治療
1、濕熱型
患者表現(xiàn)為肛門灼熱疼痛、乳頭水腫,伴心煩口苦,小便赤黃,大便干燥,宜清熱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
2、熱毒型
煩熱、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肛內灼痛,可溢出血水或膿水,宜清熱解毒,方用內疏黃連湯。
3、濕濁型
肛竇及肛乳頭水腫,皮膚糜爛,肛門濕癢,可伴腹脹納呆、身重困倦等,宜利濕化濁,方用萆薢滲濕湯。
4、虛火型
肛門部微痛、下墜,肛竇或肛乳頭暗紅,伴大便干澀,口渴,宜養(yǎng)陰清熱潤便,方用增液湯。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sykybg.com/